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

首页 > 技术与支持 > 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的储存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的储存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点击次数:36 更新时间:2025-08-26
  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通常指疟原虫抗原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采用薄膜免疫层析技术,主要用于快速检测静脉血和末梢血中的恶性疟原虫抗原和间日疟原虫抗原。该技术的特点包括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准确性高,无需使用任何特殊设备,适用于各级医院对疟原虫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该试剂盒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试条和裂解液。试条由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玻璃纤维、吸水纸、PVC板、塑料盒等其他支持物组成。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有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fLDH)单克隆抗体、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anLDH)单克隆抗体和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在结合垫上,则固定有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anLDH)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
  疟原虫快速检测试剂的储存需综合考虑温度、光照、湿度、密封性及有效期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一、温度控制:精准匹配试剂类型
  常规试剂(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
  推荐范围:2-30℃(部分产品明确4-30℃),需避光干燥保存。
  科学依据:此温度区间可平衡试剂中酶、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例如,温度过高(>30℃)可能加速酶变性,导致假阴性;温度过低(<2℃)可能使试剂冻融后结构破坏,影响检测灵敏度。
  特殊说明:若试剂含裂解液(如含NH₄Cl、EDTA的溶液),需严格遵循4-30℃保存,避免成分沉淀或变质。
  核酸PCR检测试剂
  严格冷藏:2-8℃保存,禁止冷冻。
  原因:PCR试剂中的引物、探针及酶类对低温敏感,冷冻可能导致DNA聚合酶失活,影响扩增效率。
  长期保存选项
  -20℃冷冻:仅适用于部分试剂(如某些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未开封状态),但需避免反复冻融(每次冻融可能使试剂活性下降10%-20%)。
  二、光照管理:全流程避光保护
  未开封试剂
  包装要求:采用铝箔袋或避光盒封装,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
  风险:光照可能引发试剂中显色剂(如胶体金颗粒)或荧光标记物的分解,导致检测线颜色变浅或消失。
  已开封试剂
  操作规范:检测卡从包装中取出后需立即使用,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照下(建议≤1小时)。
  案例:某品牌疟原虫抗原检测试剂开封后,在强光下放置2小时,检测灵敏度下降30%。
  三、湿度控制:防潮是关键
  干燥环境
  相对湿度:需控制在<60%,避免试剂吸湿后结块或变质。
  措施:使用干燥剂(如硅胶包)与试剂同放,或储存于带干燥功能的密封柜中。
  样本处理
  全血样本:若需短期保存(如静脉血),应在2-30℃条件下存放,并避免反复开关管盖导致水分蒸发或污染。
  风险:高湿度环境下,全血样本可能滋生细菌,影响检测结果。
  四、密封性要求:防止气体交换
  未使用试剂
  包装完整性:检查铝箔袋或瓶盖是否密封,防止氧气和水分渗入。
  数据:密封不良可能导致试剂活性成分(如抗体)在1个月内降解15%-20%。
  已使用试剂
  残留处理:若试剂瓶内有剩余液体,需用封口膜或专用瓶塞密封,并标注开启日期。
  期限:开封后试剂通常需在1小时内使用完毕,或按说明书要求冷藏保存(如2-8℃下保存≤24小时)。
  五、有效期与质量监测
  有效期管理
  标识检查:所有试剂需标注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通常为18-24个月),过期试剂禁止使用。
  案例:某医院使用过期3个月的疟原虫检测试剂,导致10%的样本出现假阴性结果。
  定期检测
  质控品验证:每月使用阳性/阴性质控品测试试剂性能,确保检测线显色清晰、背景干净。
  记录保存:建立试剂储存台账,记录温湿度、开封日期及质控结果,便于追溯。
  六、特殊场景应对
  运输条件
  冷链要求:长途运输需使用冰袋(2-8℃)或干冰(-20℃),并配备温度记录仪监测全程温度。
  风险:运输中温度波动超过±5℃可能导致试剂失效。
  野外使用
  便携保温箱:配备相变材料(如冰排)维持4-30℃环境,避免阳光直射。
  操作规范:检测前需将试剂平衡至室温(15-30℃),防止冷凝水影响结果。